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张红兴(右)和同伴在水下测绘调查 宋朝的青白釉执壶,元朝的青白釉粉盒,清朝的青花灵芝纹碗……谁能想到,在遥远的南海西沙群岛海域水下,沉睡着众多数百年前发自泉州的陶瓷等船货。这是“2012西沙水下考古调查”中的一项较重大的发现,泉州水下考古人员全程参加了此次调查。 4月21日至5月21日,中国水下考古队队员、泉州市博物馆考古部张红兴应邀参加海南省...
记者24日从广东汕头边防支队获悉,明代古沉船“南澳Ⅰ号”第三次大规模水下考古发掘的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水下考古队员已于近日抵达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岛,边防安保警戒工作已全面启动。 5月25日是“南澳Ⅰ号”被发现五周年的日子。2007年5月25日8时30分许,广东汕头边防支队云澳边防派出所查获一起在汕头南澳岛“三点金...
【提要】近日,记者从汕头边防支队获悉,今年汕头“南澳Ⅰ号”第三轮水下考古发掘将于5月上旬启动,届时将力争完成沉船所有船载文物的发掘工作。五年来,汕头“南澳Ⅰ号”历经三次试探性发掘和两次大规模打捞,船载文物已出水过半。 云澳边防派出所官兵汕头“南澳Ⅰ号”打捞现场警戒 近日,...
内容摘要:作为旅游胜地,千岛湖广为人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千岛湖水下深藏着两座千年古城。1959年9月21日,随着新安江水电站的建成蓄水,两座历史悠久的浙西县城(淳安县城贺城、遂安县城狮城)悄然“沉入”了千岛湖底,28万人告别故园。 千岛湖水下古城因何形成?半个多世纪的浸泡后,古城保存得如何?古城里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个“五一”,浙江卫视将联手央...
肯尼亚项目点局域图,自下而上的沿海3个地区名称分别是蒙巴萨、马林迪和拉穆群岛。 传说中的郑和船队宝船,载重可达数千吨甚至万吨。图为陈列于南京郑和宝船遗址公园的宝船同比例复原模型。 2007年,国博水下考古队为肯尼亚培训两名水下专业人员。 2007年,国博水下考古队在西沙群岛进行水下考古调查。 经历过“西沙水下考古”的历练、抢救̶...
肯尼亚项目点局域图,自下而上的沿海3个地区名称分别是蒙巴萨、马林迪和拉穆群岛。 传说中的郑和船队宝船,载重可达数千吨甚至万吨。图为陈列于南京郑和宝船遗址公园的宝船同比例复原模型。 2007年,国博水下考古队为肯尼亚培训两名水下专业人员。 2007年,国博水下考古队在西沙群岛进行水下考古调查。 经历过“西沙水下考古”的历练、抢救“碗...
肯尼亚项目点局域图,自下而上的沿海3个地区名称分别是蒙巴萨、马林迪和拉穆群岛。 传说中的郑和船队宝船,载重可达数千吨甚至万吨。图为陈列于南京郑和宝船遗址公园的宝船同比例复原模型。 2007年,国博水下考古队为肯尼亚培训两名水下专业人员。 2007年,国博水下考古队在西沙群岛进行水下考古调查。 经历过“西沙水下考古”的历练、抢救“碗礁一号...
左图A处为肯尼亚拉穆群岛。 据史料记载,在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宝船长44丈4尺,宽18丈,载重量800吨。它的铁舵,需要二三百人才能举动。图为郑和宝船的复原图。 “南澳一号”的水下文物打捞结束后,中国水下考古的下一个焦点在哪里?非洲,肯尼亚!记者昨日获悉,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合作的中肯拉穆群岛考古项目,日前正式启动。未来3年,中...
埃及考古专家近日开始在位于首都开罗南部法尤姆省的加龙湖进行水下考古,希望确定湖底玄武岩石的位置,以揭开金字塔石块来源之谜。 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主席扎希·哈瓦斯说,此次发掘工作是该委员会水下文物局第一次在加龙湖执行考古任务,此前已对加龙湖和湖中岛屿进行了雷达扫描。目前,蛙人正在检测湖中一片长约10公里的区域。 发掘工作负责人哈立德·赛义德说,5年前,美籍埃及科学家法鲁克...
昨天上午7时许,汕头“南澳Ⅰ号”打捞船“南天顺”满载着出水的1万多件文物离开南澳海域,由广东汕头边防支队云澳边防派出所官兵全程护送驶往广州,这些文物会运交广东省博物馆进行进一步处理、保护,今后可能再运回部分文物在南澳当地展出。汕头“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圆满完成了今年水下考古计划。 考古队队长崔勇表示,目前...
记者从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截至今日,今年“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工作共出水文物11000件,包括各种瓷器、钱币、铜制品和植物果实等。至此,持续百日的“南澳一号”水下考古正式收官。 作为刚刚成立不久的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今年的一号工程,此次考古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船载文物基本打捞完毕,基本摸清了沉船的位置及结构,初步断定是一艘明朝万历年间的民...
从海底打捞上来的二战炸弹 正在铺设的天然气管道 波罗的海水下发现的沉船 据德国《明镜》7月19日报道,近日,在修建波罗的海天然气管道过程中,考古学家们意外发现了海底宝藏,包括数十艘沉船和一些文物。 20世纪40年代,纳粹德国的工程师们曾进行过一系列试验,包括利用亨舍尔滑翔机向波罗的海投炸弹。70多年过去了,一颗重达1000多公斤的炸弹被发现,它正处于1220公里长的俄德北溪天然...
考古队员进行水下作业(5月16日摄)。记者6月1日从2010年南海水下考古新闻发布会获悉,经过35天海下作业,水下考古队在中国南海西沙群岛附近海域新发现水下文化遗存32处,并首次在南海海域发现元代青花瓷器。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6月1日,一位工作人员检查本次南海水下考古发现的文物。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6月1日,2010年南海水下考古队副队长黎吉龙展示本次考古发现的元代青花瓷器。新华社记...
水下考古队员在进行测绘。李滨摄 海底长期堆积起来的人类文化遗存比大陆上任何时代存在的遗存都要多,世界最丰富的博物馆也许就坐落在海底,只是这家博物馆人类还无法自由进入。中国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疆,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和丰富的内陆水域,曾经辉煌的航海史更是留下了丰厚的水下文化遗产,水下考古承载着复原中华海洋文明的梦想。 水下考古在大多数时间是很安静很寂寞的 “在能见度很差的海...
资料图:2008年10月20日,“南海遗珍——‘南海一号’水下考古成果展”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内开幕,共展出从南宋沉船“南海一号”上打捞起的200多件瓷器及附着有贝壳等海洋生物的金环、金属手镯等物品,这是“南海一号”出水后首次大规模展示出水文物。中新社发 李忠 摄 中新社发 李忠 摄 中国中央...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